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

糖尿病與腎臟病的關係

目前在台灣主要的糖尿病是成年人型的糖尿病,成年人糖尿病發生

的年齡通常是在40歲以上,
它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身體對胰島素的作

用發生抗阻性,也就是說你的胰臟能夠產生足夠的胰島素,但是身

體上無法有效的利用胰島素
,而造成高血糖。當血糖過高的時候,

它會影響到你的微血管,每一個微血管都會受到傷害,所以會侵犯

到你的腎臟、你的眼睛、你的神經系統、肌肉、心臟等等。成年人

型的糖尿病大概有十到四十個百分比會造成腎臟衰竭。糖尿病造成

腎臟衰竭大概須要十年的時間, 糖尿病的腎病變可分為前期及晚期

。當糖尿病的腎病變到了晚期以後,很快的就會造成尿毒症, 所以

要預防糖尿病導致尿毒症,必須在發生腎病變的前期使用藥物,以

有效的控制與治療糖尿病導致的腎臟病變之惡化。下面是糖尿病造

成腎臟病變前期的一些症狀:

(1)蛋白尿。

(2)高血壓。

(3)下肢水腫、肌肉攣筋。

(4)頻尿。

(5)血中肌酸甘或尿素氮濃度異常。

(6)減少胰島素注射劑量,或減少降血糖藥物劑量時,必須特別注意

  是否發生糖尿病的腎病變。

(7)早上發生噁心、嘔吐

(8)貧血、疲倦。

(9)皮膚發癢。

以上九種症狀很可能你已經發生了糖尿病的腎臟病變,這個時候請你

必需請教腎臟科的醫生。


糖尿病造成的腎臟傷害主要在血管,當小血管以及微小血管受到傷害

的時候,我們稱為微血管病變,當大血管受到傷害的時候,我們稱作

大血管病變,糖尿病可以造成大血管病變,也可以造成微血管病變,

大血管的病變是造成腦中風心臟疾病以及減少腎臟的血流量的主因,

微血管病變是造成了視網膜病變,以及腎臟病變的一個主要的原因,

當腎臟微血管受到傷害的時後,腎臟無法有效的排洩廢物以及控制水

份與鹽份的平衡。為什麼糖尿病會造成微血管病變?科學家正努力解

釋此一現象,目前我們知道身體上有很多重要的蛋白,例如白蛋白、

紅血素等,都會受到血糖的影響,當血中糖份太高的時候,會使這些

蛋白產生糖化的現象,一旦這些蛋白發生糖化的現象以後,則無法改

變,這些糖化的蛋白會聚合在一起,影響了微血管的流通,因而造成

微血管病變。如果你的糖份控制不好,則血中糖化的紅血素就會很高

,利用此一現像,我們測定糖化的血紅素以反射血中糖份的控制,如

果血糖控制不好,則血中糖化血紅素會偏高,足以反影治療血糖的效

果。目前有些科學家認為糖化是造成了微血管病變器官傷害的一個主

要的原因,可是目前沒有足夠的證據證明此一理論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