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

糖尿病的併發症,不可輕忽,後果很可怕喔!





糖尿病會破壞神經與血管,而這些組織就分布在全身各處。

糖尿病的併發症可分成三大類:


1.神經受損(神經病變)

糖尿病引起的神經病變會導致麻痺,有時也會引起手、手臂、腳和腿的疼痛與無力。神經性病變亦可造成消化系統、心臟和性器官的問題。約50%的糖尿病患者具有某種程度的神經受損,但並非每個人都會出現身體上的症狀。神經病變較常見於罹患糖尿病至少達25年、過重、血糖控制不佳且有高血壓的患者。最常見的類型為可影響手臂和腿的周邊神經病變,這類型的神經傷害會造成雙腳麻痺,並增加雙腳受傷的機會,如不加以治療可能會導致截肢。

2.對大血管造成傷害(稱之為大血管疾病)

高血糖會造成動脈硬化,導致心臟病、中風或腳部循環不良。心臟病是造成糖尿病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。糖尿病成人患者因心臟病而造成的死亡率是無糖尿病成人的24倍。糖尿病患者中風的風險亦比其他人高出24倍。

3.對小血管造成傷害,如微血管(稱之為小血管疾病)

高血糖也會使微血管壁增厚、血液濃稠,導致小血管「滲漏」。這些影響會一併降低通往皮膚、手臂、腿和腳的血液循環,且能改變眼睛與及腎臟的血液循環。微血管的血流降低可能會導致腿部出現一些棕色色斑。

若血糖控制得宜,您將可減少許多此類的併發症。您的優先任務是必須使糖化血色素濃度降低至7%或以下。研究顯示,每降低1%的糖化血色素濃度,就可以使心臟病的風險下降14%、小血管疾病的風險下降37%、周邊血管疾病的風險降低43%。每多降低1%的糖化血色素,便可降低更多的併發症風險。


眼部併發症

糖尿病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眼部問題,包括視力模糊、糖尿病視網膜病變、白內障和青光眼。

視網膜病變

視網膜病變是一種與糖尿病有關的嚴重眼部疾病。非增值性視網膜病變是一種溫和式的視網膜病變,可能會輕微減低視力。其通常只會造成網膜的異常,只有在影響到黃斑區(提供最清晰視力的視網膜區域)時,才會嚴重影響視力。越早發現這種視網膜病變,治療就越能成功。如果沒有治療,可能會發展成增殖性視網膜病變。

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是一種更嚴重的情況,它會在視網膜內部和周圍產生新的血管。這些新血管既薄又脆弱,容易破裂,而使眼睛中央充滿液體的部分出血。嚴重的糖尿病眼部疾病亦可能導致視網膜腫脹。兩種情況都可能造成失明。

早期白內障

糖尿病患者比沒有糖尿病的人更容易在較年輕時罹患白內障。白內障是遮住眼睛水晶體的一層雲霧狀物質,通常是因為水晶體組織增厚所造成,最後會導致光線無法在視網膜上正確聚焦,而使視力變得模糊。

青光眼

糖尿病患者比沒有糖尿病的人更容易在較年輕時罹患青光眼。青光眼是眼睛壓力過高所造成的現象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視神經受損。青光眼的最初症狀可能是眼角視力的喪失。


心臟病與中風

心臟病與中風是導致糖尿病患者早期死亡的首要原因。糖尿病患者中有65%以上是死於心臟病或中風,而此兩者都是由同樣的血液循環問題所造成

糖尿病如何影響血液循環

高血糖會使血液循環不良、形成血塊和高血壓,也就是心臟病與中風的根源。

1. 降低血流

糖尿病患者通常有較高的低密度脂蛋白(壞的)膽固醇、較低的高密度脂蛋白(好的)膽固醇,以及較高的三酸甘油脂,而這會導致動脈硬化。當脂肪、膽固醇和其他物質堆積在動脈壁上時,就會發生此種情況。血管壁上堆積的這些物質又稱為斑塊(plaque),斑塊會降低通往心臟、腦部和腎臟的血流,使血壓增高。高血糖可使動脈壁硬化,也會使血壓升高。

2. 更容易形成血塊

高血糖會使血液「黏稠」而更容易凝結。高血糖也會造成小血管「滲漏」。這些因素加起來便將導致血塊的形成。有時動脈內的斑塊脫落也會形成血塊。這些血塊會阻擋該處的血流,若此情形發生在心臟的血管,就會引發心臟病。當血塊阻擋住大腦的血管時,就會引發中風。移動的血塊稱之為血栓,可導致身體其他部分的阻塞,例如腿部。


腎臟併發症

腎臟的功能是過濾血液中的廢棄物。過濾的工作乃是由類似血管的小結構(稱為「絲球體」)來進行。在健康的腎臟中,絲球體會將血液中的廢棄物濾出,把蛋白質保留在體內,使身體可以利用蛋白質來維持健康。經過過濾的血液離開腎臟後會再返回血液系統。

高血糖和高血壓會破壞絲球體,一旦絲球體遭到破壞,便無法順利進行過濾的工作,而使蛋白質流失到尿液中。如果沒有治療,大量的蛋白質就會開始流失到尿液中,最後導致腎臟受到過度破壞而完全無法工作。

因糖尿病引起的腎衰竭發展速度十分緩慢,可能經過數年您也不會有生病的感覺。約有30%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和1040%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會罹患這種腎臟疾病,此亦稱為糖尿病腎病變(diabetic nephropathy)。


腎臟病的症狀

腎臟漏出少量名為「白蛋白」的蛋白質到尿液中是腎臟病最早的臨床徵狀。有些人會出現體重增加、足踝腫脹以及夜間頻尿的現象。隨著腎臟受損越來越嚴重,尿液會出現更多的蛋白質,稱之為蛋白尿。此外,血液中也會累積越來越多的廢棄物。患者可能會因為貧血而感到噁心、虛弱、疲倦,亦可能喪失食慾,或出現腿部抽筋。


足部併發症

糖尿病帶來的以下兩種影響可能會使足部受到傷害:

·         腿部和足部的血流減少

·         因高血糖引起的神經性病變(神經受損)可能會降低腿部和足部的感受力


妊娠併發症

對胎兒的風險

低血糖通常不會造成寶寶的健康問題。但是,即使是偶發的高血糖現象,都有可能影響到您的寶寶。懷孕前期是寶寶健康發展的關鍵時期。

·         孕期的前三個月是流產的高風險期。母親如有高血糖,胎兒在生產時就會出現呼吸問題或脊椎、骨骼、腎臟、心臟和循環系統的缺陷。

·         第四個月到第九個月主要的風險在於寶寶體型過大(稱之為巨嬰症Macrosomia)或死產。由糖尿病母親產下的嬰兒約有三分之一會發生巨嬰症。除了嬰兒的大小外,這些嬰兒通常是健康的。

對母親的風險

在懷孕期間,您可能會面臨三種與糖尿病有關的健康風險﹕

·         視力與腎臟的併發症。因視網膜病變引起的視力問題有時可能會在懷孕期更加惡化。此外,有些婦女在懷孕後期會有高血壓的現象。高血壓可能會導致腎臟受損。在懷孕前和懷孕期間嚴格控制血糖將有助於預防這些併發症。

·         生產時的問題。若您的寶寶體積比正常寶寶來得大,醫生可能會要求您提前生產或進行剖腹生產。這是因為過大的嬰兒可能大於實際的產道,如採用標準生產方法可能會使您和寶寶受到傷害。

·         低血糖症。若您試著嚴格控制血糖,有時可能會出現低血糖症。雖然低血糖不會傷害發育中的寶寶,但是重複性的低血糖現象可能會造成您的健康問題。


皮膚狀況

部分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輕微的皮膚狀況。與糖尿病相關的皮膚狀況包括:

·         皮膚乾燥。高血糖會增加液體的流失,使皮膚乾燥。乾燥的皮膚可能會發生龜裂,造成細菌和微生物的入侵與感染。

·         皮膚增厚。尤其是雙手,這是因為皮膚膠原蛋白的變化所導致。除了與糖尿病有關外,此現象在臨床上並沒有什麼重要性。

·         指甲、手掌與腳跟發黃。一般相信這是因為血液中的糖分子與蛋白質結合所造成,但並不會引發健康上的問題。

·         臉部潮紅、指甲周圍泛紅、腿部出線棕色色斑。這是因為微血管壁增厚和血液黏度(凝血作用)增加所造成。

·         酵母菌感染。在皮膚互相接觸的潮濕部分(如手指指縫間或生殖器官的區域)比較容易發生。

·         指甲下面的黴菌感染。指甲變黃、變厚,也可能龜裂。這種感染必須由醫師開立處方藥物予以治療。


齒科併發症

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牙齒和牙齦的問題,因為唾液中的高血糖會促進口腔內細菌的生長,導致牙齦方面的疾病。


憂鬱症

如果您患有糖尿病,那麼,您感覺憂鬱並不是件稀奇的事。請放心,您並不孤單,而且憂鬱的情況也能夠被成功地治癒。有些研究認為,憂鬱可能是第2型糖尿病的刺激因子,因為兩者皆與同樣的荷爾蒙失調有關。幸好治療和藥物都能對此情況有所幫助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